職場資訊
體育仲裁下半年開展先導計劃
06 Feb 2025
Bookmark and Share

近年政府積極推動體育產業,體育活動日趨商業化,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的《施政報告》中提出研究設立體育爭議解決制度、推廣體育仲裁。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,未來數月會定立一套體育界適用的模範仲裁規則,下半年開展先導計劃,鼓勵體育總會自願參與。

 

張國鈞在電視台節目表示,香港的仲裁在世界享負盛名,仲裁業務更在亞太區處領先地位,特別在商業仲裁方面,近年不但是香港,世界各地都很重視體育,體育已不單止是興趣,亦是一個很大的產業,所以有關體育的爭議一定會增加。

 

推廣體育仲裁好處

他又指,體育仲裁範疇包括運動員選拔、體育總會運作事宜,另一方面與商業有關,例如球賽贊助、轉播權、票務糾紛。如去年的美斯風波是涉及體育商業糾紛,因為涉及合約爭議,未來工作小組和未來物色的仲裁機構會商討,他相信這些工作都可能包括在未來解決爭議仲裁。 另外,他表示未來會跟港協暨奧委會緊密合作,向體育界介紹調解和體育仲裁的好處,所以未來的工作不但是成立仲裁機構,還要如何在體育界內推廣,令大家明白、接受及願意使用都很重要。未來數月會定立一套體育界適用的模範仲裁規則,下半年開展先導計劃,鼓勵體育總會自願參與。

 

他強調,仲裁的基礎是自願參與,不會強逼參加,因為加入體育仲裁對體育總會而言只有好處沒壞處,可以改善體育屬會管治,且機制性價比很高,不昂貴而且省時,亦不會阻礙精英運動員的發展。他認為當體育總會跟運動員間出現糾紛,要以仲裁方式解決,某程度上會資助他們,第一促成香港的體育爭議,可以透過仲裁解決起示範作用,並可累積經驗。

 

先導計劃初步構思為期兩至三年,會觀察香港相關發展情況,才考慮是否增加資源「做大個餅」。被問及是否需培訓仲裁員,張國鈞指,現時有體育專業知識的調解員140多位,相關經驗體育仲裁員亦有160多位,作為先導計劃是絕對足夠。